5月27日上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地质学家刘嘉麒以《留下消失的身影——励志青年,兼谈学风与创新》为题在逸夫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团员青年做励志报告。我校部分青年教师及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。报告会由校团委书记袁素平主持。
刘嘉麒从立志、求学、抉择、实践与创新、人际关系处理、校风学风建设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七个方面,和现场师生分享了“一个普通人的致事感悟”。
他认为,“做人要立志,立志先做人”“人在年轻时要思考如何度过一生”“没有理想等于没有灵魂!”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是人生观,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,要很好地设计、规划自己,树立“大目标”、“立大志”。随后,在介绍了自己“上下求索”的坎坷求学路后,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“求学”体会:教育是分阶段的,不同阶段,不同对象,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和重点都是不同的;养成好的学习、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,比考试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;要战胜困难,首先要战胜自己,最难熬的时候,也是转机快要到来的时候,成功就在再坚持一下之中。
面对“抉择”,坚持“好儿郎志在四方”的刘嘉麒建议同学们,要坚信“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总体上是公正的”“有充分准备终会赢得机遇”要理性、客观地评估自己和周围环境,既看到现在,也要考虑未来。“走自己正确的路”,“做自己想做的事,尽可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”。
他强调,创新是科学的本质,青年是科技创新的先锋,研究生是科学家的后备军,“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才是根本”
同时,“经验来源于实践,信心来源于实力;经验多,实力强,信心就大”,大学生要勇于在实践中增长才干、“开拓自己的领域”。
针对人际关系,刘嘉麒说,“万物皆有道,做人最重要”,品德是立身之本,立事之本。“人生有三个母亲或者说三个恩情不能忘:给你生命的父母——养育之恩不能忘,给你本事的母校、老师——教育之恩不能忘,给你尊严的祖国—— 保育之恩不能忘”;能力、毅力、亲和力是成功的必备条件,人格魅力胜于金钱、地位和权利;要惜缘,不要成为“精致的利己主义”,不要耍小聪明,小聪明成就不了大事业。
最后,围绕校风学风建设,他谈到,“校风学风是教育的灵魂,关系到教育的成败”,我们既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,也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,建立适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制度,并鼓励团员青年要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“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,为实现中国梦、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”。
在现场互动环节,刘嘉麒院士对同学们提出的教育改革、人际关系处理、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。
刘嘉麒,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、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;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、中国科学院科学普及与教育委员会委员、地学部常委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。长期从事地质、环境研究,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国家首届“侯德封奖”(地球化学)等,2001年被中国科协授予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。